2014年12月30日

北投區關渡宮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30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宮 Saunders CP Rough 190g 39 x 18 cm


因為買了一台有變速的菜藍車,暗自忖度,頂著東北季風也要壯遊淡水。

上星期即已計畫好今日行程,無奈菜藍車雖可載足糧草,但卻如駝了貨的毛驢快不起來。直到費盡心思改裝了龍頭把手,能像人力車伕,抽著三輪車般,勉強有了些速度。

淡水河濱大稻程段增添了觀景台,視野極佳,飽覽大屯、七星、觀音山系。河水迤邐而過盆地的身影和水岸城市剪影及跨河的大橋,盡收眼底。

雖說才剪綵開幕,但回頭又封了通道,還得將最後缺失收尾完成才肯開放市民休憩。此景點居高臨下,想必是個描繪淡水河的絕佳位置。

北投關渡地區最知名的景點是關渡宮和橫跨淡水河上的關渡大橋。在水鳥52餐廳用餐後即前往寫生,並將此景收入人生速寫簿中。

(以下為關渡宮簡略,摘錄於維基百科)

關渡宮,主祀媽祖,是北台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之一,早期有「南笨港、北干豆」一說,北干豆即為關渡宮,與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合稱「臺灣三大媽祖廟」。

史料《諸羅縣志》記載,「干豆門天妃廟」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鳩眾所建於山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時重修,易茅以瓦,建材自廈門運來,諸羅縣知縣周鍾瑄,命名其廟曰「靈山廟」。

該廟原建於山頂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遷到山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因廟宇方位不正,再次重修,道光三年(1823年)因風雨侵襲毀損再次重修。

日治時期,明治卅年(1897年),關渡富商林大春,收購廟地,改建為自宅。後捐了兩百八十銀元遷移「靈山天妃廟」到現址,坐西朝東,易名為「關渡祖宮」。大正十一年(1922年)再次重修,更名為「關渡宮」。

2014年12月24日

蟾蜍山聚落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20 台北市大安區公館蟾蜍山聚落 Saunders CP Rough 190g 39 x 18 cm

每每我順著瑠公圳的遺址由信義區沿著信安街、臥龍街、芳蘭路來到蟾蜍山腳下,這一路最美的景點就是蟾蜍山下這片聚落。

台北很少人知道此處,三百年前,當時新店溪尚未淤積,河灣更靠此處,蟾蜍山和對面寳藏巖的觀音山兩山對峙,形成良好的關隘地形,清代1736年在此設立廨署,即後來公館的由來。此處為盆地南緣交通樞紐,亦為文山區之濫觴。後形成公館街區。

這座 128公尺高的小山,是最靠近台北盆地的一座山丘。日治時期,在蟾蜍山腳下,設立農試所,成為台灣大學發源的開始。

1945年美軍在此建置載波台並設立空軍作戰指揮部,將蟾蜍山劃入管制區,附近有美軍招待所及第十三航空隊,1953年軍方在此建造眷舍供軍人棲生,原名「克難村」後改名為「煥民新村」,家喻戶曉的張菲和費玉清兄弟童年即在此住過。歌手五佰年輕隻身北上時亦曾落腳。

在羅斯福路未開通之前,進出新店台北皆由蟾蜍山鞍部而過,如今這條古道仍在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2弄,而通往景美萬盛街那端已成為內政部警政署警察電信所。

2011年煥民新村39戶遷出,預計於 2013年拆除。但在名導演侯孝賢等人聲援下暫時逃過拆除命運。

2014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報組成專案小組進行文化資產價值鑑定會勘後,決議將蟾蜍山登錄為文化景觀,後續保存之規劃,將在山坡地安全前提下,以自然生態、集體生活記憶、學校後續活化運用為原則。

2014年12月16日

小辣椒鱿魚焿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16 和平東路二段小辣椒鱿魚焿 模造寫字本速寫 15 x 30 cm


今天終於買到等了很久的捷安特26"六段變速菜籃車。之前也騎26"菜籃車,但少了變速,要載人或背著很重的畫具,總有些騎不動,不然就騎不遠。

買了新車,卻還沒吃午餐,騎著新車到和平東路教育大學對面吃小辣椒鱿魚焿,這家店很有名,各大電視台皆有採訪。

之前一碗生鱿魚焿加米粉是50元,如今已漲價為55元,小小一碗,但裡面生鱿魚焿真是彈牙又好吃,湯頭也鮮美。少了那湯頭,想必鱿魚焿買回家自己煮也不會好吃。

平日中午或晚上人很多。只有這種大家都不吃飯的時間,才可以悠閒的好好吃上一碗再畫張鉛筆速寫。

2014年12月15日

台北市信義區空軍總部舊址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15 台北市信義區空軍總部舊址 Saunders CP Rough 190g 39 x 18 cm


我常逛的書店大約是若水堂、天龍和亞典藝術書店。

亞典就位在空軍總部舊址的對面,來來去去我都想畫下仁愛路上這片樟樹林和後方空總的紅房子。

樟樹林 or 紅房子,總在心頭難以取捨。熟多熟少,透視如何?我拿不定主意,就來來回回的逛了好多次。

這天由西向東走,反了個方向卻發現最美的角度,兩旁的樟樹是橫向的屏障,中央的紅房子,成了遠方的端景。

初中時唸懷生國中,就在這紅房子旁,我常在這片樹林旁慢車道等待37路公車,後來公車移到路中央專用道。景就更美了,綠蔭中的小車站,孤獨等待公車的背影。刮風了,葉子述說著風的纏綿。雨來了,樹稍滴落玻璃屋簷的雨聲,涓滴滑落泥土和小草上晶瑩剔透的雨珠。樹林30年不變,卻愈發茂密,成了都市森林。

軍旅生涯最後幾年調到這上班,也算有緣,當年總司令辦公室就正對著大門二樓。軍官進出則走建國南路會客室的側門,因為年輕,所以常留下加班,錯過晚上餐廳吃飯時間,就大夥約到仁愛路對面中南飯館吃客飯。

空總內建物有新有舊,面對仁愛路這一排是日治時代的老房子,原日治時期是台灣總督府研究所下屬的工業研究所。但隨日軍二戰敗退,財政困難,工業研究所只完成了貳號館一棟,即今空總面對仁愛路的這一排紅房子;1946年台灣光復後改制為台灣省工業研究所,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改為空軍總部。

畫此速寫時天色已暗,先以速寫小稿標註各部明暗分佈情況,小稿不用在大畫紙和風景上轉移視點,因此可減少因焦點改變造成長幅畫面左右變形的的問題,並有助於檢討透視的正確性。註:小稿英文稱為 Thumbnail (預覽圖)
為了水彩上大色時正確掌握大面積色彩分配可擬訂色彩計畫,一般以APP繪圖軟體快速上色即可預覽,如色調不協調時可在此先修改並確認。

2014年12月14日

頭像寫生札記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14 Canson 粉彩紙 + 林布蘭粉彩 4K 


第044次人像寫生 星期日武功國小,今天的模特兒顏小姐是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二年級同學,很敬業,一直維持著笑容,實再不容易。

今天這微側面的位子難度很高,嘴巴和臉頰間的顴肌和口輪匝肌因為笑容而變得十分難纏。到了第三個二十分鐘還沒辦法把炭筆搞定,後來索興就直上粉彩,邊上邊改邊收。

張老師第一個二十分鐘畫完告訴我鼻子畫長了,後來我整整花了20分鐘修改,他說下次定位鼻子高度時,要用兩條橫線,一條標出鼻底,另一條標出鼻下陰影。

今天這紙帶橘,非常適合人物寫生中的粉色和土綠色,明度很高很暖,我用許多土綠放在暗部第三階,並用鐵灰藍當背景來平衡色調冷暖。




20141213 Canson  30 x 30 sketch pad + 炭精筆 速寫

第043次 星期六寳和咖啡人物頭相速寫,模特兒李小姐,東吳大學企管系同學。



20141212 MBM  4K  + 炭筆 

第042次人像寫生 星期五古亭101畫室,今天的模特兒林小姐,是實踐大學 四年級的同學,五官深遂,有著如同石膏像般的上眼皮及眉弓。下巴的部份也很有特色,她的下巴很長,有點向外翹,如同李登輝般的下巴。

她的側面不算深,因此不是最美的角度,我到得晚,選了偏一點的位子,對我來說側面少畫半邊臉,其實可已更快完成,但缺點是看不到對稱的骨點,有時有一點透視就不好畫。再加上模特兒可能會輕微的改變臉的角度,這對畫側臉來說輪廓會很難控制。

今天一直在大形上糾纏,模特兒的下巴和下顎是最難的地方,她的三庭中上中兩庭差不多,但下庭卻長了一點,我一開始下巴就畫短了,臉的深度也跟著出問題,後來又把鼻子畫大了,只好整個輪廓往上下推擠。社長幫我重抓了下巴的厚度。但嘴裂卻沒往下調,他要我自己再調,但時間卻不夠了,只好回來又再調整五官的細節。

今天張老師說我的炭色很好,我不懂炭色好的意思為何?但大概是炭的濃淡和筆觸感不錯的意思。下次再問老師炭色的意思為何?

2014年12月10日

國立台灣博物館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10 台北市中正區國立台灣博物館 Saunders CP Rough 300g 36.5 x 18 cm

還剩一頁水彩紙沒用,我本想這陣子不畫水彩,因為所有的心力都在人像上,速寫也漸漸變了樣。畫水彩就要找景,台北似乎越來越沒景可畫,這真是畫風景的尷尬。

那天和楊蕾及侯雯娟一起去看徐老師七十回顧展。之後在麥當勞喝咖啡聊天,她們看我近日速寫,覺得畫法和之前不一樣,但仍保有當時一些線條。

兩位老友感慨的說,還是喜歡之前鋼筆水彩那段時間所畫的風景。我說回不去了,如今即便再畫鋼筆速寫,可能也不是那樣的風格。

當時沒有素描基礎,一切只以留白和色彩平衡當做唯一考量,為了吸引視覺進入畫面,我利用顏色和空間的原理,創造出景深效果。用色也很大膽肯定,筆墨水漬交融於紙上,靠著對色彩的直覺下筆,並讓流動的水彩、水漬和我一起作畫。

回家後想想,還是得努力畫水彩,不要荒廢了這技巧,景不好找也要努力去找。水彩是我至今維持色感最重要的工具。也是自在掌控虛實和維持透視感唯一 的練習工具。



每月我會去西門町成都路上峰大咖啡補充些豆子,搭捷運至台大醫院下車後穿過228公園至重慶南路,先去看看書,最後沿著衡陽路走到成都路。這條路走了很多次,之前經過台灣博物館時都在整修。那天卻發現工程圍籬已拆除。

經黃氏貞節牌坊下,一眼望見眼前嶄新的博物館,之前由館前路展望,好的角度都恰巧被樹擋住。看到這麼好的視野,當下一股衝動,立馬掏出速寫本記下這透視。

本可回去後照著速寫稿畫成水彩,但總覺得這視角還差一點,雖已表現博物館的正面,但側翼和黃氏貞節牌坊都沒在內。於是隔日又帶著那張剩下的水彩紙去了一次。

換個角度畫過來,象徵青朝政權的黃氏貞節牌坊和日本殖民政權的博物館終於同時出現了,一旁有台玻璃電梯,是幫助殘障及老弱爬上高聳階梯而設計的,是晚近幾年加裝的設備,也代表著台灣社會的進步和人性化,最後不同時空的建物都融在畫面中了。

2014年12月7日

頭像寫生札記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07 Canson 粉彩紙 + 林布蘭粉彩 4K 120min


第041次人像寫生,今天的模特兒姓林,東吳大學英文系四年級,非常有型,臉正面內輪廓很小,下巴尖,但下頷角方正,眉毛濃黑,眼較小,鼻子很挺,是個很好畫的模特兒,大家都畫得很好看。

我坐在側面,這位子很好表現男性下巴、額頭及鼻子陽剛的角度。

今天改變打底的方法,一開始用五個色階來鋪出不同明暗,不像上次用兩個色階冷暖調來舖大色。舖完大色後用紙筆抹開,再以較鮮艷偏紅的色系來做各部明暗肌肉的細節。

再次以衛生紙抹開局部,衛生紙的筆觸如同大筆刷,可統一大的面。抹開後,再一次修飾。
這次張老師雖不在,但我謹記上次他叮嚀我要抹開,因抹開兩次,粉彩層次和細節比上次好了很多。

粉彩抹開後顏色會更深,但亮度會下降。在頭髮部份如不抹開,因為底色的紙色會透上來,所以會有白點。

2014年12月5日

頭像寫生札記


繪圖&文字:William Wang
地點 : 20141205 MBM 素描紙 + 炭筆 4K


畫了39次頭像寫生,這是張沒經老師們修改,完全靠著自己所記得的技法來完成的炭筆頭像素描。

今天的模特兒施小姐,是復興美工畢業的同學,目前從事美髮業。三庭比例都很標準,額頭較高,下巴較窄方且尖,下頷角(下顎骨)明顯較方,側臉斜度很大但頰肌和咬肌有肉。劍眉上斜,眉尾很淡。眼球圓而突。上眼皮泡泡的,反光部位明顯。鼻子山根寬,鼻頭方大中帶點上翹,鼻孔外露。嘴形為尖嘴,上唇薄下唇厚且外突於上唇。臉部顴骨正面略寬且高。

以上特徵由正面看都不美,但側面卻很美,她的後腦很尖且高,不像一般東方人的扁頭,眼突鼻翹和尖嘴在側面看輪廓很有變化。再加上她擺出的低頭姿勢,側臉線條充滿戲劇性,下顎骨雖方,但藏於髮下卻看不見,把臉形修飾的較長。劍眉正面看很兇,側面即有外國人般上揚的角度。

之前看蕭學民的DVD說,畫肖像要先發現人物最美的面向,不然怎麼畫都不會美。畫到如今我拿正面和側面照片比對並分析五官特徵,終於能了解蕭學民所言為何。

今天一樣先把手指按在頭頂後標出下巴,再拉出頭頂到下巴的中線,用來指引頭部的斜度。之後即不會因模特兒前後傾仰而影響側臉輪廓。

張老師今天教我看側面頭頂輪廓角度,他說由眼角到耳朵的這條線會和頭頂額頭到腦頂天靈蓋這條線平行,以此來檢視頭頂輪廓並修正,有可能腦頂高了,也有可能是額頭頭髮畫厚了。

陳老師今天教我檢視側臉明暗交界的方法,下眼皮和顴骨上方為最亮,再來是轉入垂直面為灰,最後轉入顴骨下方隂影處為最暗,我通常位置都畫太低了。另外鼻翼我經常會畫太大,今天也是如此,他要我修正兩厘米。他說我過去都是鼻子太大嘴巴太小,今天沒有這問題了。

再來陳老師要我把眼白的下面提亮一點,他說上面有陰影所以不用提亮,但下面眼角和朣孔間要提亮一點才有神。

今天記得上星期張老師教我側臉輪廓要虛一點,鼻子實一點,這樣前後就拉開了,今天處理MD左眼也一併虛掉使其退後。這部份慢慢學習掌控中。